为积极响应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的号召,湖南工程学院“智传青韵”实践团近日走进益阳市桃江县高桥镇小山湾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科学夏令营。实践团以“智绘星辰”科普课程为核心,融合非遗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科普+文化+心理”三维赋能,为乡村儿童织就一场科学与传统交织的盛夏之梦。
“老师,为什么彩虹雨会分层?”“纸杯火箭能飞多高?”在小山湾学校的教室里,孩子们围在实践团成员身边,争先恐后地抛出问题。志愿者们化身“科学魔法师”,以“探索物理奇妙”“奇妙化学实验”“生物奥秘”“地理探险”四大主题,设计了一系列趣味实验:航天飞行器纸杯模型让孩子们感受气流与重力的博弈;牛奶中的色彩之舞揭示表面张力奥秘;草药侦察兵拓宽对植物的认知。

“我们摒弃‘填鸭式’教学,用互动实验激发好奇心。”实践团负责人谭倩文介绍道。课程中结合桃江地貌特征,通过地理沙盘模拟和民族文化图谱,引导孩子们从家乡山水认识世界,在科学探索中厚植乡土情怀。除科普教育外,实践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带领孩子们制作端午香囊、绘制简易油纸伞,并利用当地竹资源开展手工绘制课。这些活动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被纳入每日课程。“情绪拼图”帮助孩子表达内心,“快乐传递圈”增强实践团协作能力。实践团成员周灿表示:“乡村儿童需要科学启蒙,也需要心灵陪伴。”活动尾声,孩子们在自制草药香囊上写满祝福的话语,寓意“科学为翼,文化为根,心向远方”。

此次科学夏令营,湖南工程学院实践团以“看得见的实验、摸得着的文化”为抓手,既用科学实验点亮乡村孩子的探索欲,又以非遗传承筑牢文化自信。
(审核:梁桥 涂璐 周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