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始终是与党和民族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演绎了本领担当的宏阔进程,塑造了具有鲜明历史特点的本领担当形象。
第一,中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一批新青年觉醒了,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作为先锋力量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并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人民解放,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随后,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汇集到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上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此后28年的革命历程,不论是在如火如荼的国民大革命中,还是在血雨腥风的土地革命战争中,抑或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乃至疾风暴雨的解放战争中,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顽强地同各种黑暗势力作斗争,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始终站在革命最前列,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并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和中国人民一起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回望历史可以看到,在我们党领导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征程中,中国青年发挥了革命先锋的作用,始终肩负着时代重任、民族重担和党的嘱托,形成了中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冲锋陷阵、抛洒热血的本领担当形象。
第二,青年一代响应党的号召,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自力更生、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战乱造成的国家一穷二白局面,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实现全国解放和维护国家安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焕发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巨大的历史主动和实践自觉,投身到新中国、新社会的建设之中,塑造了中国青年自力更生、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本领担当形象。不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中,还是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抑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进军边疆和边疆开垦建设中、深入推进“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乃至在社会主义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之中,始终都活跃着青年们的奋斗身影。
广大青年始终奋战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最前沿,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脚步,哪里最吃紧哪里就有他们的付出,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存在。广大青年感受着新气象,也创造着新生活新风气,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一批批优秀青年和先锋模范。这表明,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旧社会,还善于以自力更生、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本领担当建设一个新中国新社会。
第三,青年一代为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而锐意进取、开拓奋进、求真务实、敢闯敢干。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指引下,走出迷茫徘徊,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潮流,发奋图强,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成为党的各项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忠实践行者。不论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突破陈规,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新领域中敢于探索,或者在重大科研攻关最前沿勇攀高峰,抑或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一往无前,都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而锐意进取、开拓奋进、求真务实和敢闯敢干的本领担当形象。
我们常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其实,这个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中的先锋力量就是广大青年,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为中国大踏步追赶世界和人民的生活富裕做出了中国青年应有的贡献。
第四,广大青年为国家强盛、人民的美好生活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挑责任,实干进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一代,他们生活在新时代,成长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在新时代。他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
中国青年的本领担当体现出与历史和时代同向的规律性和与祖国与人民同在的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是通过转化为中国青年的梦想和奋斗来实现的。中国青年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之所以将自身很好融入到历史和时代、祖国和人民之中,是因为他们始终胸怀崇高理想,具有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和行动。所以,与梦想与奋斗同行是中国青年本领担当极为重要的规律性本质要求。
以梦为马,以 “把青春献给祖国” 的信念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中国青年在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同时也拥有无比广阔的舞台与光明的前景。
在我们湖南工程学院就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同学,他们在志愿服务红色网格里传关爱、在黄色空间里树文明、在绿色行动中倡环保、在蓝色护航里保平安、在橙色温暖里解民忧。一群又一群身穿红马甲志愿服的湖工青年在“三下乡”“返家乡”、西部计划、无偿献血、设计下乡、文明城市建设等网格化定点志愿服务活动中以青春之力打响了“五彩湖工”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用实干和担当擦亮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以汗为泉,以 “勇往直前不退缩” 的拼劲踔厉奋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青年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奋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湘江之滨、木鱼湖畔,一群湖工学子正把奋斗书写在“青春思辨·厚植爱党”辩论赛的赛场上,把热爱融入到“湖工·仲夏”毕业音乐节中,把求知体现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中,他们用汗水诠释着“青春就是要你红”的湖工风采,全力打造了“工”字校园文化品牌,镌刻了青春无悔的湖工记忆。
以心为灯,以 “扶摇直上九万里” 的志气勇往直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志气、骨气、底气,体现着自信自强、昂扬向上、无所畏惧、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蕴含着深厚充沛、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请看,一批批湖工青年走出湖工校门,奔向天南地北,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赵北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明冬、“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李好等一大批优秀湖工校友,牢记“锲而不舍 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用奋斗与拼搏为时代书写答卷,用奉献与坚守为时代凝聚力量。
同学们,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青年。你们,是中国的后浪。愿你们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舞台,不惧风雨,不负时光,在挺膺担当、奋发有为、创新创造、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aYahJgU9-wR5jqnaBMcQQ
(审核:梁桥 涂璐 周洳帆)